12月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中药协会会长黄璐琦召开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办公会,围绕确保中医药防疫药品“保供、保质、稳价”(以下简称“两保一稳”)进行研究讨论,充分发挥中国中药协会引导作用,制定发布“两保一稳”名单,做好抗疫中药生产供应的引导工作。
“生产”和“供应”作为中国中药协会工作的主线,近三年来,中国中药协会持续对抗疫药材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进行监测,时时关注抗疫中药材市场供应,并及时作出积极反应。
12月9日,为认真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精神,更加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独特优势,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中药协会制订并发布了行业自律公约六条。公约明确提出各会员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体现责任担当,克服困难,全面复工复产,重点加强抗疫中药生产储备,全力保障市场供应;遵纪守法,合规经营,坚持诚信为本,重合同,守信誉,坚决保证药品质量;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药品价格,保护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通畅等要求。
办公会上,黄璐琦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下,全国各地对中药物资需求情况,指出要通过有效举措,充分发挥中国中药协会会员单位群体的生产供应保障作用。一是缓解单品种抗疫中药市场供应压力,保证群众有药用,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用药需求;二是遵循中医“三因制宜”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发挥中医药多样性优势;三是解决好属地生产、属地配送问题。
为进一步落实自律公约和“两保一稳”,从12月16日至19日,中国中药协会收集梳理了全国31个省(区、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防治方案(用药指引或指南),包括各种方剂、医院制剂和成药制剂,其中会员单位生产的品种超过一半。中国中药协会立足“生产端”,积极引导会员单位把品种生产好,把产量提上去,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多样性、针对性用药需要;立足“供应端”,推动会员单位保障原材料供应,注重落实属地生产、属地配送,最大程度缓解跨范围调配交通运输压力,落实好药品日调配制。
办公会上再次强调,会员单位要发挥行业自律精神,对名单当中药品品种生产做出承诺,并将名单对外发布,切实保障“两保一稳”落地落实。名单要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推荐为基础,并要附带阐明中医理论,体现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体现“三因制宜”原则,不局限于中成药,还要注重充分发挥协定处方与院内制剂的作用,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对“两保一稳”名单和中药使用指南进行科学指导。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和中国中药协会还将共同做好中药市场动态监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药协会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